论自然辩证法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摘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一个讨论生来说有什么作用呢?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从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说起,论证了自然辩证法是总结人类的优秀的思想和科学成就而创立的学科体系,它集合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的优秀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是人类文化的去芜存菁。接着介绍了自然辩证法所提供给科研工作者的思维方法,主要有逻辑思维方法包括科学抽象、比较分类、类比移植、分析综合、归纳演绎,非逻辑思维方法包括直觉灵感、形象思维与科学想象。最后运用事例论证了这些思维方法对科学讨论的指导作用,并得出结论自然辩证法对讨论生的科研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思维方法 科研工作 指导作用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在人类社会初期就诞生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萌芽,古代人们通过直觉、观察和思辨来对自然界做出观察和解释,所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世界进行各种各样的回答。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本原,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恩培多克勒提出“四元素”说,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提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成就,认为自然界是紧密联系和不断转化。在古代中国主要有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和元气说等。这些观点都是对万物本原的解释虽然限于生产力水平的条件无法提出更加合理的理论,但是古人已经开始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去观察和解释整个世界的构成,演化,相互关系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发的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开始将事物看成运动、变化和进展的。由于这些观点大都是通过简单的经验观察、推理和概括得到的,因而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兴起,近代科学开始建立和进展,随着近代科学的进步,刺激了哲学的改变。在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科学体系得以建立时,相应的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方法论1543 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逐步走上了独立进展的道路并且科学讨论开始依赖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后来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抛物运动规律,标志着科学技术开始进入经典力学阶段。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条定律进一步丰富了近代科学,从而使得天体物理学开始进入完善的阶段。英国的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力学运动的三大规律,在苹果的帮助下发现了万有引力,并且将万有引力定律推广到天体运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