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探讨 摘要:在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育的强烈需求下,对学生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实验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仪器设备管理作为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实验室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立校外共享平台等几个方面讨论了仪器设备管理的改革办法。 关键词:高校;仪器设备;管理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以及各类专项资金的投入,高校向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转型,高校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大,尤其对仪器设备采购的经费投入比例大幅提升,使得仪器设备的配套更加完善,精密程度提升,更新速度加快。高校实验室作为开展实验教学、进行科研探究的主要部门,其进展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而仪器设备作为实验室的主要技术装备,直接反映了实验室的规模,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仪器设备利用率,进一步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高校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一、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1.设备管理的制度落实不到位。高校实验室基本都设有比较全面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如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日常维护、安全管理、设备共享等。而这些制度在实际应用中,明显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表现为设备使用登记不完善、设备资料保存不完整等情况。[2]仪器设备管理均分配给各科实验技术人员监管,需要经过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培训环节,实验室管理人员有限,存在一人分管众多大型仪器设备的现象,无法充分利用仪器设备特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设备共享制度一直以来是高校实验室大力推行的政策,但从目前的状况表现来看,落实程度非常低,大部分实验室还是保持传统的院系独立的状态,设备采购缺乏整体布局,造成实验室进展不平均、科研进展受阻等情况。[3]2.设备闲置,利用率低。设备闲置、利用率低是目前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现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一方面,高校重视科研,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对仪器设备购买投入增加,但考虑不够长远,配备不合理,购入依据单一项目需求订购,对后续使用考虑欠缺,导致设备使用率低,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实验室建设和设备采购方案以院系为单位单独制订,缺乏院系之间的合作沟通,使可以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