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方法讨论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科学讨论的主要基地,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因此,准确认知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对提高学校的整体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就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室教学或科学讨论、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体现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的办学实力。实验室管理是指行政职能部门管理者及实验室相关责任人,对实验室的各项教学、科研实验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开展,实现实验室的教学及科研目标。实验室管理是高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教学、科研等其他部门相互关联且并行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特别是高校进展的重视,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前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高校实验室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因此,准确认知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对提高学校的整体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人员配备薄弱。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和科学讨论等具体工作,并负责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升级优化,其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实验室教学科研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但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对实验室建设,尤其是实验室人员建设并不重视,即便随着高校建设脚步的进一步深化,各高校都把建设高水平师资力量作为学校进展的第一要务,而忽视了实验室人员的进展,将其定位为教学辅助人员,使得实验室人员在高校老师队伍中越来越边缘化,工作条件的改善、职称的评定及工资待遇的提高远远不及专职老师队伍,不但极大地影响了实验室优秀人才的引进,甚至实验室原有的高水平人才的流失情况也日渐加剧。另外,部分实验仪器对使用操作及数据分析要求较高,但能够熟练操作和掌握这些设备的实验室人员却极少,造成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1.2 实验室经费得不到保障。随着经济的进展,国家对教育行业的投入逐渐加大,使得高校得到的教育经费预算也随之有了相应地增加。但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多数高校将大量经费投入到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实验室的经费投入仅占总经费的一小部分,一些高校对实验室经费的投入比例不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