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强化策略 3 篇 第一篇 一、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才流动逐步市场化,面对新形势,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老师思想道德素养水平,对于培育、塑造一支政治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养老师队伍,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推动高校健康持续进展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1.师德是个大问题。师德即老师的职业道德,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老师职业中的特别体现,是老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格人品和价值观问题。既是一个人的个人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师德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长远问题。影响校风、教风、学风,影响教育效果,影响学生心灵,影响老师形象,影响学校和教育事业进展。 2.目前高校师德存在诸多问题。师德建设是老师素养建设一个重要方面。总的看高校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崇尚事业,仔细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但其问题也令人担忧:不重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不坚定,在岗不敬业,教书不育人,言行不检点,为人不师表等。客观地说,师德危机是存在的。在思想政治方面:政治观念不强,对理论学习忽视和淡漠,甚至认为只要能致富,哪个党派领导都可以,多党制也可以试一试。课堂上更把握不好分寸,给学生错误导向,导致不好的负面影响。在爱岗敬业方面:部分人对老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不够,缺乏敬重感、缺乏兴趣热情,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备课不仔细,上课没激情,辅导不用心,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有的热衷于为社会服务,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第二职业,搞形形色色的创收。在对待学生方面:有的不尊重学生人格,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忽视淡漠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反应在高校找不到中小学时老师关怀学生的影子。在教书育人方面:有的把教书与育人分开来,每天只“授业”,忽视“传道”、“解惑”,认为育人是辅导员和领导们的“专干”。在为人师表方面:有的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上课迟到,提前下课,作业不批改等。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分场合、不顾身份,在课堂上穿奇装异服,信口开河;有的凭借考试、学生入党、讨论生录用等收受学生钱物。在团结协作方面:一些老师缺乏团队精神,存在着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动辄闹个人情绪,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差,片面夸大个人的作用和利益,文人相轻的现象也是时有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