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项目设计内部控制体系讨论 [摘要]本文着眼于高校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梳理设计管理业务流程,识别设计管理风险点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有效控制设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高校;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内部控制 据使用功能的不同,高校建筑物大致分为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场馆等,每种类型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需求,建筑设计工作将这些抽象的功能需求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文件,在这一过程中,建筑的每个部件都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具体设计,并给予其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最大限度地体现建筑的有用性、安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由于设计成果文件集中明确了项目的建设内容、标准和各专业设计要素,使得设计阶段成为对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阶段。高校作为项目法人、投资人和最终使用人,是项目的主持方和组织者,在项目设计过程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总揽设计管理全局,因此构建有效的设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高校对设计过程的参加、决策、控制与协调,可以确保项目各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管理现状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工作涉及内部和外部多个参加单位。对于高校而言,组织的外部关系方主要包括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施工单位等;组织的内部关系方主要包括工程管理部门、用户单位、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招标采购部门,以及校务会、常委会等决策领导层。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一般可分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有时还会增加总体规划者总体设计、概念设计、扩初设计或技术设计等阶段。根据建设项目设计各阶段成果文件的深度不同,其对应的造价成果文件形式和精度也不同,如方案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文件、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文件和施工图设计的预算文件。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涉及项目需求分析、功能目标定义以及完成设计成果文件的过程管理,相对于招标阶段及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其专业性更强且相互衔接,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许可关系紧密,其成效直接关系项目的成败,项目管理的职能和设计管理经验在这个阶段得到充分体现。但目前无论是理论讨论还是实践探究,均缺少相关方面持续深化的挖掘,高校作为业务方,在这一阶段“管什么”“怎么管”均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和办法。大多数高校对于自身的设计管理职责认识不足,未能有效区分业主方与设计方的设计管理重点,未能清楚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