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摘要: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如何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培育自己的教学素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为学生的榜样和表率,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介绍如何在日常教学和课余时间,提升自己的老师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提出了自己一些许个人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老师;价值观;素养;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在与学生日常相处和教学中,更应该注重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众所周知,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就是老师,近年来,许多老师,特别是高校老师因为社会环境、价值观和理想的改变,把自己的科研项目,论文发表等有利于自身职位和学校地位的提升作为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忽略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更有老师收受学生和家长贿赂,戴有色眼镜区分对待学生这样让诸多老师同仁所不齿的做法,这种本末倒置的所为就是因为现在众多的老师缺乏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育,从而让老师这个神圣而广荣的职业蒙上了太多暗淡的灰色。因此,提高老师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老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高高校老师队伍素养,是高校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仁爱之心。其中一条就是要求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老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每一个老师必备的职业素养;热爱学生永远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老师只有把自己脚下那三尺讲台作为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真心热爱教育事业,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念时刻铭记于心,才能做到真正想学生之所想,及学生之所及。老师只有在全面了解了所有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情况、身体情况等等,才能在教学中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自身特点的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功。不仅在课上有限时间中教授学生知识,更应该在课下走到学生中间去,关爱每一位在外求学的莘莘学子,用自己的学识和人生阅历帮助他们,做一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