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1 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树立老师理论人格 为了搞好师德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高校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使广阔老师认识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老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广阔老师要仔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七大”精神指导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从政治高度认识当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树立老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老师道德的理想。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老师职业道德学习是 1 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老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只有在道德修养中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老师的先进事迹,以老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思想行为的楷模,自我鼓舞,在思想意识中凝聚老师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行为的目标,才能使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成为有较高老师道德修养的人民老师。 2 建立健全老师评价体系。提倡科学用人机制 除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外,制度建设也是高校师德建设 1 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老师队伍建设,需要有 1 套能满足其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励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如晋升激励、素养激励和目标激励。根据“评价科学、导向准确、激励有力、操作简便”的原则,立足于推动工作,以任期责任目标为主要依据,合理确定评价标准,落实学生对高校老师的评议制定,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作者认为制度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聘任制度 要选择知识渊博、师德高尚的人才到老师岗位,淘汰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老师,革除只重学历、忽视师德的弊端,完善聘任制度,加大学生公认程度对老师升降、去留的作用。 2.2 建立奖罚制度 师德的表现应与奖金、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为此,高校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健全配套措施。晋升工资和奖金发放等要向教书育人的优秀者倾斜,聘岗和职称评定时应把师德素养的要求纳入考评范围,并作为 1 项重要指标,通过量化的方式,全面考察老师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和为学生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激励老师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2.3 建立监督制度 师德监督制度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要建立督导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