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进展对策初探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大势所趋。各行各业都应把握时代的进展趋势,作为培育社会优秀人才的高校更应如此。实现互联网+高校教育的跨界融合与创新,改变传统教育中缺乏个性化、教学手段不灵活、教学时间和地点受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热情等问题,对我国高校教育的进展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互联网+高校教育进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开放教育理念 一、“互联网+”的概述 在 2024 年 3 月 5 日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有关于“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进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进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可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但是,这并不是表示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进行的深度融合,制造新型的进展生态。“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进展新形态。 二、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对高校教育也提出了更大的期望。但是大部分高校教育却没有紧跟时代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还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缺乏针对性和自主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等。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一)教学模式较单一,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育。在国内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接受知识的方式主要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基本上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课堂教学模式单调乏味,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吸引不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一般来说,被动无聊的学习模式,极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和丰富多彩的学习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