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建设的检视与策略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为掌握真实资料,对华东、华南和重庆地区的部分高校新校区进行了走访,并发放了近千份调查问卷。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新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利条件﹙1﹚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少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一气呵成,但大部分高校新校区却是分成若干期进行逐步建设的。运行之初,几乎所有的新校区都建有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等教学生活基础设施,有些高校的硬件建设还相当优越,建有学术报告厅、图书馆、实验室、网球场等,这为新校区的顺利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被走访到的同学中,超过 6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的基础设施“很完善”或“比较完善”,校园环境也非常优美。﹙2﹚教育教学管理日趋法律规范,运行平稳有序新校区一般均成立有管委会等类似管理机构,对新校区的教学、学生工作、安保、后勤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并建立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运行管理制度来保证新校区的平稳运行。同时,各高校新校区在运行之初都非常重视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并针对新校区的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虽然有时会受到交通堵塞、老师上课晚点等情况,但 80%左右的学生对新校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还是比较认可的。﹙3﹚学生社团多元化,课外文化活动开展有序学生活动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知识、拓展素养、密切课堂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为弥补校园文化底蕴不足的现状,各高校均充分利用新校区的优势资源,大力组织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以学术类、科技类、文体类、社会实践类等为主。在问卷调查中,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都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学生活动或学生社团,学生最喜爱参加的活动类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文体艺术、社会公益、讲座和报告,最喜爱参加的社团分别为文艺类、创意类、社会实践类、体育类、学术类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新校区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进展。﹙4﹚环境建设基本成型,育人功能初显成效蕴含学校精神文化的景观建筑,可以显现学校独特的人文精神,对师生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和人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将人文精神渗透物化到校园环境中去。许多高校均对新校区建设有统一规划,并通过修建各种各样的景观建筑、雕塑、园林等来营造文化氛围,这些独具匠心的自然和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