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与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息息相关,只有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高素养的职业道德才能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律规范化。高校的档案信息主要包括:高校教学档案信息、高校人员档案信息以及其他活动档案信息。文章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互联网化加速进展,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成了时代的进展趋势。在教育领域,信息化进展尤其快速,现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管理、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都已建立健全,作为新时期新模式在教育创新管理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以往的档案信息保存中,主要是纸质的方式,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使得档案信息数字化成了主要的管理途径,这些信息主要包括:学生学籍信息、学生身份信息、老师信息、高校工作信息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信息,由于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使得大规模、密集型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工作越来越成为问题,为此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培育,提升日常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都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着传统的观念,服务意识不强,常常以档案属于保密文件不向师生提供信息,导致档案信息开放度不够。 (二)档案管理人员素养低 由于档案工作缺乏制造性,缺乏向上进展的空间,所做工作也容易被领导忽视,所以导致人才的管理培育制度不健全,缺乏高素养人才。由于社会进展迅猛,很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不能跟上新时期,新进展的步伐,造成自身素养不高、文化程度低、知识储备不够、缺乏新事物认识等客观现实,使得高校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很难顺利推动。 (三)缺乏新的理念 随着社会进一步进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对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的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手工模式,已经向着现代数字信息化方向进展。但是一些高校缺乏创新,面对着行业的进展,故步自封,守着事业单位的金饭碗,啃着传统吃老本,观念和管理模式都不更新。 (四)管理机制不健全 档案管理建设是管理单位人才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力保证。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职工加入到事业单位中来,他们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