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的法制教育的缺陷及措施 一、前言 早在 1980 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在不断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电影、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中的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而违法违纪,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高校法制教育的薄弱。譬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弑师案等。这些案例足以说明:高校的“法制教育”课,无法让学生真正的了解现行的法,更无从深化人心,在学生中树立法制观念。所以,高校法制教育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构建一个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体系。 二、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普法教育的进程,法制教育已进入高校多年,不少高校对法制教育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高校法制教育还不完善,并相应存在许多问题。 (一)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各高校虽都已经把法律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但是法制教育内容却很少,而且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高校的法制教育课除专门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的法制教育只是在短短的一个学期进行,此外再无任何系统教育,至于那些所谓的法制讲座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二)高校法制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定法,即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二是关于法的原理的知识,即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总体来看,有以下两个不足:一是过于抽象。生动性相对缺乏,学生常常感到乏味,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二是过于广泛。教材涉及的面很广泛,其内容不够详细和具体,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要有较大的主动性去检索相关的法律知识,对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良莠不齐高校老师在法制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知识水平对于学生有着巨大影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我国高校法律基础课任课老师的调查显示,担任“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学历构成为:|“本科24.3%、硕士 49.2%、博士 26.5%,与其他专业老师的学历构成有很大的差距。”甚至一些法律老师由半路出家,还有从未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政工干部充任,教出来的学生会有多少法律素养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高校法制教育模式构建不完善虽然法制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制教育不等同于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