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专业教学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子专业对高素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当前高校电子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进展的需要,电子专业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针对新的形势必须对电子专业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培育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下面,笔者就新形势下高校电子专业教学谈几点自己粗浅的思考。 1 巧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性、直观性、多样性、趣味性的特点在当代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高校电子专业的教学中老师要学会巧妙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枯燥乏味的专业教学变得丰富、趣味,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更快,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化。同时,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结合所学内容开展网上教学,让学生也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帮助自己的学习。例如,笔者在教学“电工基础”中电磁感应现象前,就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有关教学内容的精致的 PPT 课件。然后针对电磁感应现象这个教学难点,在课上我利用课件对电磁感应现象进行了模拟的演示实验,学生看后都十分好奇,求知欲很高。待学生反复观察现象后,我再让学生根据现象得出自己的结论。正是应用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我教学起来非常轻松,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十分高涨,同时课堂容量明显加大,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十分的理想。 2 注重授课语言,诱导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电子专业开设的各类课程所用的教材其内容往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并且很多理论和应用都与实际生活脱节,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热情不高,兴趣很难被激发。同时,由于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采纳“满堂灌”的方式,直接照搬照抄教材,没有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也进一步造成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进展。因此,老师在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关注自己的教学语言,对于教学难点和重点问题可以尝试用更通俗的语言去阐释和解释,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促进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PN 结的形成过程”时,假如只是单纯的将教材上所讲的“半导体中,P 区与 N 区由于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差引起扩散运动,使接触面形成空间电荷区,从而形成 PN 结”告诉给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