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图书的安全讨论 一、电子图书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电子图书安全的本质是国家主权、政治、经济、国防和社会安全,而电子图书安全保护又是政府行为的体现,从战略上讲,有必要把握电子图书安全保护的一些战略控制点,如电子图书安全总体控制、计算机办公产品的信息安全设计与控制等。在电子技术日渐普及的今日,电子图书己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年轻大学生的青睐。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突破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同时能够满足人们沟通沟通的需求。但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更理性、更高效的安全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3],注重电子图书安全保护,对于加强电子图书安全,促进电子图书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电子图书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 风险存在于电子图书管理的方方面面,开展图书信息安全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图书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不仅仅是关注信息档案的现行效用和运行效率,以及是否及时归档等表面工作,而且还要创新档案工作者管理信息档案的思路。 (二)减少电子图书信息遭破坏所带来的损失的需要 图书档案信息遭破坏易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对于许多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来说,它们一旦被破坏,即意味着历史记录的丢失。即使软硬件修复后,信息系统即可恢复运行。但是人们为此付出的主要是经济代价或信息价值。 二、电子图书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电子图书安全管理是指保护电子图书中的信息系统相关资产免受任何可能的威胁和损失,保持其中信息资源完整性和可用性并保障其实现所设定信息服务和其它功能的行为。电子图书安全管理是基于电子图书的服务目标,结合业务流程,对所有这些要素进行适当调配、组织,确保其正常发挥作用的完整体系。电子图书安全主要包括安全政策、过程管理、访问控制、备份与容灾、应急响应等内容。 (一)电子图书安全的保障措施 电子图书只占用电脑的存储空间,而不会占用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因此,相比印刷图书,电子图书的馆藏更方便,检索也更便捷。但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及技术的应用、电子图书内容的保护、版权的维护等都需要引起图书馆的重视。在电子图书管理中,图书馆要根据具体的安全建设目标和战略,制订有效的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措施,对电子图书的数据库建设、图书馆管理运行、日常维护和服务进行持续的监控和改进,并形成完整的规章制度与流程法律规范,这些工作是电子图书管理安全管理的保障。 (二)电子图书安全的过程管理 就电子图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