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公共管理论文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1、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 其中最重要也最具有经济学特征的是“理性人”假定。“理性人假设”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推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3]遵循这一原则,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有效性;企业家政府理论应替代传统的垄断服务政府,政府是受顾客驱使的,根据企业家政府理论,政府服务的宗旨是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这使得新公共管理理论获得政府进行绩效管理的依据。政府服务应当强调顾客至上和顾客导向,顾客的身份被延伸为每一个接受政府服务的公民,为顾客提供回应性服务,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 2、政府广泛采纳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传统的政府管理非常重视集权的作用,很少会借鉴企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但不能否认的是,企业管理中,通过授权和分权的方式,下属具有一定的行政权,保证了基层人员贯彻执行领导工作过程中即使遭遇突发状况,也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同理,为了提高执行人员面对实际情况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政府也相应地提倡使用授权和分权的方法。传统的公共管理注重集权,但现实中集权的管理缺陷已经被反复证实,而分权则更具灵活性,也更加适合和满足时代对政府工作的新的要求。 3、政府应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如前所述,新公共管理借鉴了很多企业管理的方法,认为政府等公共部门也可以实现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手段。(1)引入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达不到民众期待、效率不高衔接不畅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于公共服务的垄断性。企业管理中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政府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让私营部门参加进公共服务当中,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良性竞争一旦形成,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必将大大提高。(2)重视产出。传统的政府重投入而轻结果,直接导致了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降低。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根据经济学的基本规则,政府应该以最终达成的服务和管理效果来进行考核,即满足经济学中有收益而不浪费的原则。因此,政府应该重视服务结果,将服务结果引入到政府绩效考核当中,并给予执行人员一定的自主性,以结果和产出来衡量公共服务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