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探究 1.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概述 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内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层面来说,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主要是指高校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将自身的管理内容涵盖并渗透于高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以宏观的管理思维实现对各部门职能的监督管理;从狭义层面来说,高校以自身进展规划的实际情况为主要出发点,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进展形势及具体要求,从组织、目标、方向、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进而实现对人力、财力及物力的统筹规划,实现促进高校可持续进展的最终目的[1]。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内涵分析可知,高校行政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将行政管理与高校管理相结合,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兼具管理特征的同时,又具有高校日常管理的独特之处。 2.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2.1 主体错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存在主体错位的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政管理职能的产生于政府教育行政管理职能息息相关,一般来说,由高校党政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2]。但是就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落实情况来说,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不足,信息沟通和共享能力有待提高,部门管理者受官僚思想的影响,忽视各项管理内容的落实和执行,极易造成行政管理方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2.2 管理体系不完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难以为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提供严密的体系框架,进一步制约行政管理执行力的落实情况。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与其他本科高校相比,建校时间相对较短,由于受进展进程的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尚未形成系统化、法律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结构较为冗杂且联动性不强,特别是在各行政管理方略的执行过程中难以就某些问题进行细致探讨[3]。此外,部分决策存在盲目性,管理决策的执行力落实效果不佳。2.3 执行力落实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存在执行力落实不足的情况,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水平和管理质量,极易造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展缓慢的局面。绝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专科的基础上进展建立的,其中教职员工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素养有待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任职制度取法科学化和明确化的标准设置,与我国其他本科院校尚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基层执行者和高层管理者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沟通,上行下达效果不明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