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读者个性化知识服务论文 摘要:文章论述了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的特点,根据学校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知识需求为切入点,尝试性提出针对专家与学者、老师、学生 3 个服务群体分别开展读者个性化知识服务,并在其主要构成要素的变化中,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服务不同于公共图书馆服务,主要由于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较为特别,高校图书馆读者主要集中于专家与学者、老师、学生 3 个服务群体。这 3 个主要的服务群体因其讨论、教学、学习的性质不同,从事的专业特点不同,导致高校图书馆在提供服务时不能局限于传统文献服务,而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为他们分别提供个性化强、专业层次分明的文献与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笔者针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特别要求,尝试性提出以高校图书馆原有服务模式为基础构建知识服务模式。 一、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有别于传统信息服务的特点之一,就是更加强调图书馆应为不同需求的读者开展个性化服务。对高校图书馆而言,由于高校图书馆读者的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差异性较大,所以不同读者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将读者个性化服务作为构建知识服务模式的重点内容。 所谓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在与读者的交互过程中,收集读者的兴趣、专业特长、信息需求等信息,根据此信息为读者传递所需信息和服务的过程。个性化知识服务是个性化服务与知识服务的有机结合,个性化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内容之一,个性化知识服务是图书馆以对原有信息或知识的搜集、组织、分析、重组后形成的知识为基础,根据读者的问题和环境,融入读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有助于读者个人的、有效力的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就是通过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满足不同读者在特定时期所需要的特定信息或知识的服务,有效支持读者个人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内容 (一)为学科带头人、专家与学者开展具有学术讨论价值的前瞻性知识服务 知名学者与专家、学科带头人是高校各学科或专业进展的领军人,他们长期的教学内容与科研是对其讨论与关注的学科集中化成果性的反映,对专业建设具有指引作用和讨论价值。对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主要集中体现在讨论型用户的需求层面,即讨论型用户是知识需求的主体,需要掌握反映当代学术水平的最新知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