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分析 摘要: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蓬勃进展,但这其中不免出现一些问题。文章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 伴随着国务院关于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法律规范试点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进展、法律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的发布,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应运而生。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促进高校校办企业和科技产业进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从最初的试点进展至今虽已有十几年,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财务管理这样关键的方面。在如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候,有必要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的问题提出来讨论探讨一番。 1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模式适应性问题。目前,存在三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模式。一种模式为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即资产经营公司和下属控股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财务部门及财务管理模式等。一种是指导下的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即由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财务总监对各公司财务进行指导和查阅。另一种是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即资产经营公司和下属控股企业设立统一的会计账簿、会计科目、人员权限和业务流程等,一切经营事项听资产经营公司指挥。这三种模式各大高校均有使用,但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财务管理模式的选用没有根据高校校办产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来实施,出现了财务管理模式根本不适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这三种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和下属控股公司的进展,急需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1.2 事企不分,企业会计制度落实不严。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与高校是两个单独的个体,且性质有所区别,高校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经营公司是企业,应该分别根据性质的不同进行管理,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高校管理资产经营公司是根据管理一个职能部门的形式进行的。这就造成事企不分,行政干预严重阻碍资产经营公司进展,更严重的问题是在财务管理上应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很多账务处理的方法完全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和执行。1.3 财务内控机制不完善,内控能力薄弱。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一般都能够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如何完善丰富内控机制并落实到实处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其中的预算管理问题就尤为突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