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_第1页
1/11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_第2页
2/11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_第3页
3/11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讨论 一、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⒈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格与情感的载体与镜像,它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对一个民族来讲,其母语文化音乐,一定意义上就是其民族的标志。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把自己母语文化音乐的传承放在首要的地位,非常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日本是个工业发达的国家,但政府对自己的民族音乐———“邦乐”实行大力资助的政策,对从事“邦乐”有突出成绩的音乐家授予“人间国宝”的荣誉称号,“邦乐”的演出也由政府提供场所。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假如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族音乐基础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的在世界文化漂泊,或不可挽救的消逝在国际的文化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不了解这些民族音乐,就很难真正了解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传承与进展。事实上,中国的民族音乐已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实践与探究之路。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牧童短笛》为代表的第一首具有民族音乐特点的钢琴作品,至今活跃在舞台上;40 年代以冼星海为代表的《黄河大合唱》等具有鲜亮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一直为我国音乐界和广阔群众所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音乐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音乐院校和高校音乐系科的相继建立,各民族院校普遍设置了民族器乐专业,开设了民族器乐课,有些高校的音乐系还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种民乐,称“国乐”课。大量民间音乐遗产得到挖掘、整理、传播,如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刘天华的《空山鸟语》《病中吟》等。马思聪先生用小提琴奏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思乡曲》,丁善德的钢琴曲《晓风之午》,陈培勋根据广东音乐改编的钢琴曲《卖杂货》《旱天雷》,陈钢、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创作的作品仍在舞台上久盛不衰,他们为中国音乐的民族化作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声乐界的郭兰英、王昆、马玉涛、才旦卓玛等演唱的民歌为全国人民所喜爱。舞蹈界也出现了《丝路花雨》《宝莲灯》《鱼美人》等以民族素材或以民间传说为主题的民族舞剧。音乐创作出现了大量的以民族调式为特点的声乐、器乐曲,如施咏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李焕之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等。继歌剧《白毛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