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论文 1 新时期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内涵与作用 (1)音乐的教学可拓宽学生的视界.高校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可以体会到不同的音乐类型而带来的不同情怀.世界各地的音乐类型及其繁多,在对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世界各地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有利于学生视界与知识面的拓宽.(2)音乐的教学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精神追求.音乐的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与精神传统的教学.学生在对音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品味音乐作家们各自的人生故事与精神情怀,从而有利于对其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的气质与追求也不断得到更深层次的培育,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进展.(3)音乐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日常压力进行释放.就高校学生而言,在高校学习生活中,他们必须要面对课程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以及对未来走向的困惑等心理问题.对音乐的学习与品味,有利于学生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进行释放,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更为优雅、更为高尚的事物中来. 2 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制定部门对音乐教学的作用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足 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家教育部门便已经将高校学生的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也逐渐受到了各学校的重视.为切实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音乐教学逐渐在高校中展开,成为高校课程的重要部分之一.然而,根据调查本文发现,部分高校老师以及学生对高校音乐教学的作用认识尚不清楚.在他们的思想中,只有与专业课程有关的课程才是真正应该重视的,而对于音乐、体育等课程,均持一种可以上也可以不上的态度.这是典型地对高校音乐教学作用认识不清的表现.在目的认识不清的情况下,老师与学生自然而然对相应的课程的重视程度无法得到提升,也造成了音乐教学难以开展的现状. 2.2 教学过程中没有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主体 在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授课过程实际上是与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分离开的.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老师仅仅是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音乐课程的教授,而不关怀学生的出勤率以及自身授课的质量.老师在教授过程中的这种思想极大地阻碍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合理开展,不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培育.而对学生而言,由于老师没有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及时的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也仅仅放在对流行歌曲的欣赏上,而没有真正地对各种类型的优质音乐进行鉴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的爱好,但这种单一性的爱好对于学生的综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