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提要】高校的音乐教育是培育综合性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音乐教育的改革不仅能够迎合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规划,更能培育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能力,提升审美品位,在人才综合素养要求不断提高的今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期待。本文通过探讨分析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中存在的缺陷,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旨在探究并给出个人对音乐教育改革的方案和意见,以便更好地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保证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音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讨论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的阶段,一些新的观念和管理策略的引进可能会导致传统的教育体制面临瓦解和再构造的局面。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达到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掌握和更好地为我国的整个教育事业提供案例和经验的目的。 一、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老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当前高校在职的音乐老师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方面,一些有过音乐教学经验的老师没有参加过系统的理论化课程,对乐理知识和乐器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也没有较强的艺术功底;另一方面一些从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没有过实际的教学经验,无法胜任音乐教学中的各项任务,再加上各个学校的乐器等相关设备不是那么完善,导致了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二)高校音乐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比例过低。在我国的高校中,除了传统的艺术类院校将音乐课程当做重点的必修课程之外,其他学院的课程设置中的音乐课程比例均比较低,更多的是将音乐课设置成选修课的形式,课堂授课仍然是以倾听和赏析音乐的传统形式来进行,期末也仅仅以简单论文的形式来进行考察,导致学生形成了对音乐教育的浅显认识,导致了音乐教育在高校课堂中越来越边缘化,不利于改革目标的完成。(三)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活跃程度不高。传统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对专业课程更加专心的同时往往也忽略了艺术培育的重要性,他们将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了专业课程,认为音乐课程等艺术课程只是为了将专业课程体系补充完整的产物。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往往不高,甚至会出现翘课的行为,导致他们无法从音乐课堂中获得知识,音乐品味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方法 (一)完成音乐教育理念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任何改革的顺利完成都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思想进行支撑,音乐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就应该是完成思想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