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通识教育论文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 通识教育指的是与普通本科教育中专业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就通识教育的内涵而言,其培育的重点是学生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个人的综合素养。其主要强调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均衡进展以及个人素养的整体提高。可以说,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进展,避开知识结构的狭隘和单一。而通识教育的外延则主要包括了除了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教育。通识教育没有严格的专业划分,其能够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选择。通识教育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独立的人文品质,成为社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瓶颈 (一)通识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关于音乐通识教育的情况不容客观。根据笔者调查得知,首先,部分高等院校对于音乐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缺乏重视,就自然没有相应的宣传,这就直接致使很多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都不甚清楚,就更别说能够深化的开展音乐的通识教育了。其次,很多学校对于音乐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清楚。他们认为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而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社会交往能力、审美情趣等则显得重视程度不够。还有部分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缺乏总体的规划,认为通识教育可有无可,有时间则进行一些通识教育,没有时间的话就直接放弃了对学生通识教育方面的塑造和培育。再次,很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科学,而将通识教育的学习重点引向了应用型和专业性方向,这明显是有悖于通识教育的内涵的。 (二)师资队伍薄弱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等院校中能够进行通识教育的老师的数量是十分稀少和薄弱的。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老师一般都是不同意进行通识教育的教学工作的。因此,现如今,在高等院校中开展通识教育的老师一般都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而这些老师由于毕业时间较短,工作年限不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自然进行通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是不高的。此外,我国的老师原来就是在长期的专业教育模式下接受教育的,其本身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程度也不够,这就直接导致其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再次,由于我国高等院校老师的职称评定、升职加薪等都与老师讨论课题的数量或者和老师发表论文的数量等细细详细。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老师自然也更加热衷进行课题的讨论或者是给讨论生等进行授课,这些都直接的影响了我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