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仔猪的主要疾病及防治 摘要: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近年我国致力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得畜牧养殖比例大大提升。本文主要分析高温下影响仔猪健康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坏死杆菌病和猪炭疽的临床表现,并介绍这几种主要疾病的防治对策,旨在优化仔猪养殖环境,提高仔猪成活率。 关键词:畜牧养殖;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坏死杆菌病;猪炭疽;防治对策 1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1.1 临床表现。相关调查显示,2024 年~2024 年,我国猪肉产量分别为 5820.8 万 t、5645.41 万 t、5425.49 万 t、5451.8 万t、5403.74 万 t 及 4255 万 t,与 2024 年相比,2024 年猪肉产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高温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对仔猪健康的影响是猪肉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以下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表现进行介绍。高温环境下,仔猪常于 6~8 周龄感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个体表现为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并伴有呼吸困难,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长期进展将导致仔猪鼻甲骨萎缩,病情严重后将使仔猪鼻梁和面部变形,影响仔猪生长。1.2 防治对策。为降低仔猪感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疾病概率,畜牧养殖人员应充分重视仔猪养殖环境中的温度条件,加强温度控制,并通过免疫接种提高仔猪抵抗力。目前,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疾病的疫苗主要被用于母猪和仔猪,分别在母猪产前两个月及一个月进行接种,以及 1~2 周龄仔猪接种。另外,还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对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疾病的抵抗力。就药物防治而言,养殖人员可在仔猪出生 3 周内,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注射或鼻内喷雾 1~2 次/周,直至断乳。就饲养管理而言,畜牧养殖人员应加强温度控制,保持养殖环境清洁,降低外部因素对仔猪呼吸系统的影响。 2 猪坏死杆菌病 相关调查显示,2024~2024 年,我国猪存栏量分别为47160.21 万头、45802.89 万头、44209.17 万头、44158.92 万头、42817.11 万头和 31041 万头,2024 年家猪存栏量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这代表我国对猪肉食品需求的不断提升。猪坏死杆菌病是影响仔猪成活率的主要疾病之一。2.1 临床表现。猪坏死杆菌病的病原是坏死梭杆菌,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可以通过病猪对多种动物的健康系统产生侵害性,多发于多雨季节、闷热和不卫生的养殖环境,具体表现为仔猪鼻黏膜出现溃疡,溃疡面不断扩大,后期表现为消瘦和腹泻。另外,猪坏死杆菌病的坏死部位还出现在损伤的皮肤、皮下组织、口腔和胃肠道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