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知识要点1 简述教育法治化的内容与特征教育法制化内涵:通过法律规章来协调、法律规范和引导教育关系以及教育行为,从而保障教育秩序,实现教育目的教育法制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和制度化教育法治化包含以下内容:教育立法;教育执法;教育守法.教育法治化具有以下特征:教育法治的权威化;教育治理的法律化;教育关系的制度化、法律规范化、透明化;教育法治化的核心是法治精神。2试述高校老师法治素养提升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及提升的路径。必要性:老师作为公民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的法治素养要求:p9(1)教育的育人本质指向老师法治素养的提高。育人的本质决定了法治社会的老师更应该知法、守法和用法,老师法治素养提高了,才有可能培育出具备法治素养的学生。(2)教育的复杂性指向老师法治素养的提高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价值需求使得教育问题复杂化,只有老师的法治素养提高了,才更可能依法执教,维护自己和学生的权力,从容面对各种教育问题,促进教育的繁荣与进展老师法治素养主要表现为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1)法治意识是老师知法、守法、用法的前提。(2)法治思维是老师知法、守法、用法的重点。(3)法治精神是老师知法、守法、用法的保证。老师法治素养提升的路径(1)加强法治学习,树立法治意识(2)加强法治实践,锻炼法治思维(3)塑造法治文化,提升法治精神依法治教和教育法治化的关系:依法治教体现的是高等教育的“管理”,教育法治化对应的是高等教育的“治理”,依法治教的实质是通过法律来管理教育,强调的是自而下的行政化的管理,法律是管理的工具推动一流大学和一式第一步到2 020 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千学科进入世界流学料前列;第二步到 2030 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4 简述《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20 1 02024)》规定的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的主要任务。(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中心地位);(3)大力推动讨论生培育机制改革;(4)提升科学讨论水平:(5)增强社会服务能力:(6)优化结构办出特色:(7)促进高校办出特色,(8)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