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临床药学教改思考 1 适当增加医学类课程课时,大力推动临床药学本硕连读教育 临床药学专业同时涉及医和药两个方面,所以课程设置应根据医药并重的原则,合理布局药学、医学相关课程的比重,使学生具有合理的医学和药学知识背景,从而初步具备药学服务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在高校学习的有限的 4 至 5 学年中,临床药学的学生,应重点加强医学及基础课程的学习。据悉,有些临床药学本科班课程设计,内科学时为 72 学时,而临床医学的学生要学 144 学时。由此设想即使临床药学的学生能在 72 学时中,将课堂内容全部掌握,充其量也只有临床医学生的一半重量,而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临床药师主要接触的至少是主治医师一级的人员,用不及一名住院医师的知识水平与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谈治疗是很难想象的。随着医学分工越来越细,又有许多二级学科甚至三级学科出现,专科医生对本专业的用药水平是药师难以比拟的,以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固有的知识,以不变去应万变,其效果、其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1]。虽说医学基础课程的增加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应以削减化学课程作为代价。因为临床药学的核心是合理用药,而合理用药应该建立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础上,假如化学课程被不合理的削减,势必影响上述课程的教学,特别是药动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药效学知识也与药物的几何、构象、光学异构、手性药物、基因药物,受体学说及构效关系等知识有关,假如化学没有学好,是很难学好这些知识的,也不容易搞好临床药学工作。假如不合理的削减化学课程,将来的药师,可能连阅读文献都有一定的难度。鉴于以上观点,延长学制并大力推动临床药学本硕连读专业显然很有必要,临床药师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对药物的知识十分精通,对疾病的病理、诊断、治疗非常熟悉;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我国目前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育由于学制太短,毕业生知识受限,难以很好地承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责任。目前国内有些高校尝试开设六年制的临床药学专业本硕连读,强化临床实践,毕业授予临床药学专业硕士学位,这与美国的 PharmD教育模式非常相似。我国应该在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临床药学本硕连读专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设立类似于临床医学硕士的临床药学专业学位,促进临床药师的培育向职业化方向进展[2]。 2 促进相关课程有机结合,加强学习深度 药学教育是否能与临床匹配是已经提到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