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教育讨论 3 篇 第一篇 一、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数学史,凸显数学史的教育功能 数学的进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徘徊,经历艰难曲折,甚至面临危机,因此数学史不仅仅是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审录,数学史也记录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过程。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制造一种探究与讨论的数学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探究精神,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都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数学史。微积分是高职数学的主要内容,在讲解微积分时,可以先介绍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促使微积分产生的科学问题主要有四类问题;瞬时速度问题、切线问题、函数的最值问题及面积、体积、曲线长、重心和引力的计算问题。在微积分诞生之前,有众多科学家为解决上述问题作出过不懈努力,但他们的方法粗糙且缺乏一般性。牛顿与莱布尼兹在前人讨论的基础上,认识到前面四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微积分的讨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成为微积分的创始人。对于牛顿学生一定都知道,至于莱布尼兹学生一般都不知道。教学中可介绍牛顿与莱布尼兹的生平。牛顿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乌兰索普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1661 年,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受教于巴罗教授。1665 年,牛顿刚结束他的大学课程,学校就因为流行瘟疫而关闭,牛顿离校返乡。牛顿于 1664 年秋开始讨论微积分问题,在家乡躲避瘟疫期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莱布尼兹出生于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个教授家庭,1661 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663 年 5 月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夏季进入耶拿大学并在次年 1 月获得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解析几何。1672年至 1676 年,莱布尼兹作为梅因茨选帝侯的大使在巴黎工作。当时,巴黎是欧洲的文化中心,在那里莱布尼兹结识了许多的数学家和科学家,激起了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莱布尼兹出使巴黎的四年成为他学术生涯的最宝贵时间,微积分的创立等许多重大的成就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或奠定了基础。虽然牛顿与莱布尼兹讨论的问题不同,但剔除其具体背景,它们都是讨论一个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之比当自变量增量趋向于零时的极限,即导数问题。由此让学生了解微积分的创立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