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融合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融合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强化将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动。为了更深化贯彻《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教育部于 2024 年颁布了《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进展相关指导意见》,教职成〔2024〕4 号文件中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进展,是适应当今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趋势,如期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为国家经济社会进展提供有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必定选择和战略举措。因此,深化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是职业教育进展的未来方向。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应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但传统教学匮于资源的缺乏和教学手段的单一,在会计技能培育上往往效果不佳。推动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教育的限制,通过仿真企业岗位情景,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推动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现代化,优化教与学的信息化环境,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会计专业教学的重难点做出突破性的解决,使其成为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二、信息技术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院校信息化基础建设差别较大。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基础能力是前提条件。但是目前我国不同院校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不一,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会计相关实训室的建设投入较大,会计信息化水平较高,但是还存在很多院校由于经费的短缺,未能及时更新实训室,使培育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另外,虽然很多院校都在致力于建设全覆盖的无线网校园网络环境,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网络不稳定或速度缓慢导致利用率低,未能为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二)缺乏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课程、慕课和微课等。各高职院校纷纷展开了网络课程和在线课程等数字资源建设。但是与其他专业相比较,会计类课程的数量并不太多。另外,会计类网络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复制,没有体现网络课程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学生在线学习的人数少,时间短。同时,由于会计类课程的实践环节操作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