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教学改革讨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观念;实践能力;转变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高专会计教学还存在许多陈规陋习,深化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观。以培育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树立教学新观念、构建教学新体系、探究教学新模式。 一、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观念 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现代会计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和较强的实践综合能力。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的用人标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会计人才的素养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培育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的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只有改革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训练,才能培育出符合社会进展要求的会计专门人才。 为了培育会计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几乎每个高校都在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以思想观念的变革为先导,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也不例外。正确的教学观是指导会计教学改革及教学活动的指南。深化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观。 二、高职高专会计教学应树立的新观念 (一)树立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兼顾的共振教学观 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都不可忽视。离开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就变成了以老师为中心;离开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共振效应,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老师的主导作用,应着眼于引导,当好“导演”,而不是“主演”。老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制造性,以实现“教,是为了不语要教”的目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探究、自我提高,以达到离开老师能够独立讨论、制造性劳动的目的。总之,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当师生的积极性水乳交融的时候,就为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了条件,而实现了教学最优化”。 (二)树立传授知识与培育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进展教学观 知识与能力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