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校内实训构建思路 1.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师资来源看,专业老师从学校到学校,基本具备本科及以上的学历背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专任老师还具备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会计资格证书。这些证书的获得造成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育水平评估的“双师资格”比例达标,而会计专任老师的实务操作能力较弱的现状普遍存在。虽然高职院校都越来越重视老师下企业,由于会计岗位涉及商业秘密,企业一般不会提供非企业员工的锻炼机会。而另一方面,目前会计类专业的在校生数量占了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的很大比重,会计专任老师承担了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一般专任老师平均每周不少于 10-12 课时),教学业绩考核指标和职称评定依旧重科研,轻实践,使得会计专任老师放弃会计工作实践,应付超负荷的科研任务。以“校中厂”为载体的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体系的构建,可以改变目前“双师资格”数量达标质量不达标的现状。宁波市鄞州诚缘财务咨询公司是 2024 年 11 月工商注册的“自办实体公司”,对外开展财务咨询、会计培训以及会计代理等业务,服务于宁波地方经济和校内外学生的会计培训。每年委派三名会计专任老师在业余兼职公司出纳和主办会计、财务经理等会计岗位工作。被委派的专任老师在兼职的一年中,每月末须及时在税务网站上提交诚缘财务咨询公司的财务报表,申报纳税。专任老师不仅需要掌握实际的报税软件的操作,如工资发放系统的操作,还需要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领购发票等,年末要配合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配合工商部门开展网上年检资料的填报。经过三年岗位的轮换,会计专任老师的“双师资格”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利用“校中厂”的会计资料,设计全真的分岗位实训项目 会计专业“校中厂”实训基地指的是指利用“校中厂”的会计资料,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在校内建立真实会计工作的企业环境,专任老师不仅是理论课的指导老师,还是“校中厂”的企业指导老师。解决了校外实训基地流于形式的弊端。在“校中厂”,“企业指导老师”可以分岗位设计实训项目,包括会计档案的管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纳税申报等。这些项目可以分别设置出纳、主办会计、财务主管等岗位,被委派为出纳岗位的“企业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去税务机关领购发票、开具发票,保管现金、编制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等。被委派为主办会计的“企业指导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