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历史教育实效性讨论 一、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中开展历史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 高职学生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而“概论”课是实现对高职学生唯物史观培育的合适载体。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近代以来中国的国情;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与相关理论之间的因果关系、继承与进展关系;理解历史的前身或者前因,懂得我们的现今都是前身或前因的变化或结果。例如,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时,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我党军史上的 3 次革命起义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最终都失败进行类比,引导学生理解中国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现实依据。其实当时红军内部也有一部分人不理解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做法。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写道:“个人主义见于享乐方面的,在红军中也有不少的人。他们总希望队伍开到大城市去。他们要到大城市不是为了去工作,而是为了去享乐。”将名篇中的这一段节选出来让学生体味一下,学生方能明白正确的革命道路是来之不易的,才会真正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有了历史的观点,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学生才会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全面客观、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规律、更加聪慧智慧。 (二)有利于提升“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各种历史音像资料对高职“概论”课进行历史解读,可提升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多媒体图文与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大大增强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其次,经典著作的阅读,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学生收集、甄别、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网络学习及资源共享,实现师生间合作学习、讨论性学习。最后,大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解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能培育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概论”课中进行历史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 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科学运用这些资料,能增强大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不是所有的自称的历史影视剧都可以引入历史课堂教学。有些以“戏说历史”为特色的历史影视剧,必须引导学生进行鉴别、赏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