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教育探究 3 篇 第一篇 一、胜任力与老师资格制度 教育大计,老师为本。老师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是关系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老师能否胜任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的天职是人才培育质量的重要表征。老师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老师的胜任力与老师的专业化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老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宗旨是提高老师的素养和专业化水平,“老师资格作为从事老师职业的准入条件和标准,决定着老师教育的内容、过程、方式、模式、考核等,对老师教育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老师教育专业化水准不断提高,老师资格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或变化。”②因此,构建老师资格制度需讨论老师的胜任力特征。 (一)胜任力和胜任力特征 胜任力(competence)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McCelland)于 1973 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的。麦克利兰(McCelland)教授认为:“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学术观察?新型城镇化建设讨论教育学/心理学论坛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社会角色、某领域知识等等。”①胜任力特征模型(Competency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它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特征。”②针对胜任力特征模型,学者们提出了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两种模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职位胜任力可分为基准胜任力和鉴别胜任力两类。对冰山模型最有代表性的阐述是桑德柏格(JorgenSandberg)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将胜任力模型比方为漂移于水中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表示表层胜任力特征,是基准胜任力部分,如知识、技能等容易被感知获得的部分,是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条件。水下部分是那些不容易被察觉的深层次的胜任力特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和表现,是鉴别胜任力部分,包括自我意向、社会角色、自我特质、动机等,是区别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的关键因素。③ (二)高职老师胜任力与高职教育老师资格制度 有学者将老师胜任力定义为“老师个体所具备的,与成功实施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老师的个体特征,是老师从事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和老师教育机构的主要培育目标。”④根据冰山模型,老师的胜任力分为基准胜任力和鉴别胜任力两类。其中,老师的基准胜任力是老师的基本素养,是老师从业的基本要求,是老师资格制度中重要的测量因素;老师的鉴别胜任力是选拔、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