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分析 1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1.1 单一注入式的课堂教学占据统治地位 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依旧实行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老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老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依旧占据统治地位。它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能从大多数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没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其结果就是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进展。 1.2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高职教育教学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老师只关怀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是否根据课程要求,并不关怀学生是否听懂,忽视培育学生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 1.3 课程评价不符实际,课程反馈不及时 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课程评价往往只是根据老师的上课状况,学生出勤率,学生对老师的期末测评,但是对学生通过这门课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是否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等,尚未纳入到课程评价当中。同时,现在的课程反馈往往都是在期末测评中体现,课程反馈也往往不及时,不利于老师及时调整自身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最终也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育。 2 以能力为中心构建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原则 正是高职教育教学中面临着严峻形势,存在着诸多问题,促使人们积极思考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去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应该坚持以培育能力为中心,在培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2.1 动态培育 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必须坚持动态培育。在教学中,学生学习是个不断实践的动态过程,学生不仅是被动学习者,也是主动参加者,必须充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动态培育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培育动态思维。我们要培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老师讲授的知识不停运转,培育他们善于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提高学生多动手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的培育,不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技能,因此,我们也要注重培育学生多动手的能力。 2.2 以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 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构建以能力培育为中心的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当前,部分老师讲授内容往往脱离学生客观实际,其最终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上,以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注重沟通 我们在构建以能力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