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探讨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综合采纳卡方检验、交叉列联表分析、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倾向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工作的比例较低,大部分学生对旅游行业就业的进展前景持保守态度;性别、地域来源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和对旅游行业就业前景认知关联性不强,但高考志愿填报动机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和对旅游行业就业前景认知具有显著的关联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目标和价值观更加务实;九种因素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具有影响,其影响力由高到低分别是择职能力与人际技能因素、单位保障因素、课程教学因素、单位声望因素、人才培育因素、实践因素、个人特质因素、职业进展因素、工作地及专业对口性因素。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特征,提出从学校、个人、企业三个方面强化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 一、讨论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进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024 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2024 年全国旅游业实现平稳增长,全国旅游总收入达到 3.25 万亿元,相比 2024年增长 11%。而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进展,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扩大。早在 2024 年,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进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 2024 年,我国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 6000 万人增加到 1 亿人左右。而据中国旅游讨论院讨论显示,2024 年我国全部旅游就业已达 7600 万人。旅游从业人员的大幅提升,离不开旅游教育的进展。1978 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拉开了序幕。之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蓬勃进展,形成了从专科教育到博士讨论生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但是在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业蓬勃进展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并不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非本专业就业一直是旅游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旅游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一直没有改善。一方面是旅游业的飞速进展,对人才需求强烈,另一方面是旅游管理毕业生有业不就,造成就业难。有学者讨论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率约为 50%,但是三年后的流失率高达 90%。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此种现象无疑是对旅游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