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模式讨论与实践 一、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 2024 年发布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报告显示,我国 75%的高校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最终真正创业者仅占1.94%,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 20%~30%,说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和大学生的需要。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很多人把开展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动力,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育企业家的速成班,开展创业教育只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手段;相当多的人认为创业是本科生、讨论生等高层次人才的“专利”,对高职生而言,一无人际关系、二无人脉和资金,创业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创业乃是不得已情况下的无奈选择,但根据麦可思对 2024、2024 届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统计,高职毕业生创业人数分别是本科生的 2.3 倍、2.4 倍,这可能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等同于举办创业政策和创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满足于举办一些创业大赛等活动,却忽视了创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即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育。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创业教育内容复杂,包含创业意识的培育、创业知识的积累、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和创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缺乏系统的规划,其针对性和操作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创业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星的见诸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一类的课程中,创业教育没有和专业教育很好融合,存在“两张皮”现象。 (三)创业实践困难 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的深刻意义在于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创业价值取向,增强组织管理能力、沟通沟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素养,也是提高创业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在课堂上虽然也能学到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少足够的实践机会,不能掌握实战性操作技巧。一些高职院校没有设立稳定的创业模拟实践平台,仅仅是引进一些课程、零散地开展一些创业模拟活动,无法让学生体验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学生无法从课堂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 (四)师资不能满足创业教育要求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数量、素养和能力等问题是制约创业教育进展的瓶颈。国外开展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