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职业素养讨论与实践 摘要: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指标,关系着高校人才培育及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本讨论借鉴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和理念开展班级管理,旨在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下,提前了解企业员工行为的基本法律规范、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开发等内容,以提高学生就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班级企业管理模式;职业素养教育 社会学认为,班级是一个微型社会,它能够进展学生的社会性,培育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能够进展学生的个性,培育学生的特别才能;能够保障学生身心的安全和健康进展。基于班级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选取了学校光伏发电专业两个“晶科订单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班级管理,通过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培育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创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服从企业管理的意识,铸就良好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心态。 一、“班级企业管理模式”的实践意义 “班级企业管理模式”是将高职院校实行多元化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有效途径。对企业而言,该模式能够节约企业岗前培训的成本,有助于实现在校生培育和企业需求的统一性对接;对于学校而言,能够促进优质学风、校风的形成,有助于实现培育“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育目标;对于老师而言,能够汲取企业的先进文化,增强了自身的见识和专业实操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培育良好的习惯、意识和觉悟,有助于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二、运用“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一)设置班级企业化管理机构 在企业化管理模式下,由班主任担任董事长,班长任总经理,副班长和团支书担任副总经理,董事长联合企业管理人员选取其他学生干部担任技术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负责人;设置车间主任 1 名,根据一线岗位要求设置 4 名小组长。各部门可招 1-2人为本部门服务,班级 80%的同学均在一线岗位。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虚拟薪资制度,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表现都与薪资挂钩。 (二)营造班级企业化管理氛围 我们选取的这两个班级是学校校企合作订单班,根据合作企业的文化背景,在上课教室室内粘贴合作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奖惩条例、员工绩效考核表、企业宣传报等。要求学生日常上课统一着装企业工作服,教室及学生座位的安排也力求企业情景化。通过这些外在环境的营造,有助于学生和员工角色的迅速转换,使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更为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