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教材建设探究论文 当前高职艺术专业教材暴露出的不足 (1)艺术专业教材(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的编写依旧以本科学科理论体系为基础。很多时候高职教材只是对本科教材的简单压缩,强调理论性讨论,始终把内容重点放在学科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层面上,往往造成理论知识过于深奥,过于宽泛,而对其中相应的技术性实操性知识点触及较少,导致学生不由自主的沉迷于文字段落中,忽视了其实践性的一面。学生毕业后达不到企业和社会的用工标准,不具备相关能力而仅具有理论上的认知,造成形而上学,最终学生没有出路,学院的声誉也受到影响。(2)艺术专业教材(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内容过于理论化,其实践性不强。众所周知的原因,由于高校老师职称评定在很多情况下要求老师编写教材,以及出版各种书刊,学术类论文等等作为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这就造成高校教材大多都出自高校老师之手,由于很多高校老师的文笔不错,甚至形成了一批职业教材写手,这些现象反映了高校职称评定方法的弊端与很多无奈。由于高校老师大都不具备企业一线工作能力,长时间被学校的单一环境和书本知识所包围,严重缺乏相关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实操能力,造成对相关经验的空白。他们的大多数不了解企业、行业的进展和变化情况,不能准确掌握新技术、新经验、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在教材编写时不去企业调研,不做市场调查,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科学分析,随之而来的就是教材内容与实际相脱节,对实际操作和运用不具指导作用。随着企业、行业以及全社会的高速进展,教材落后与知识技术的快速更新这一矛盾将更加显现无遗。(3)艺术专业教材(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过多体现概念性理论性知识,而对教材内容在实践性、启发性、案例分析性上有所不足。目前无论是艺术设计类还是音乐表演类的教材在内容上普遍充斥着概念性知识点。对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案例分析确实少得可怜。例如《广告插图设计》一书的内容都是些简单的概念性介绍,或者是一些深奥、宽泛的理论,对具体的插图案例却鲜有点评和分析,没有体现差图案例对教材的实际意义。这对还未接触实际广告工作对广告插图还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来说就像是雾里看花,看看喧闹罢了;又比如音乐表演专业教材《世界名曲欣赏》,很多时候只是对世界名曲的简单排列,配以 对当前高职艺术专业教材建设的一些建议 (1)艺术专业教材内容应体现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