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论文 一、人才培育模式的含义 “人才培育模式”指的是为实现特定教育对象培育目标和学制规定中的教学任务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的总体结构和运行机制。人才培育模式的重点是人才培育的方案,主要有专业的培育目标、职业的岗位群、能力的培育目标,课程的设置体系,教学环节和时间的分配,教学方式和培育途径等相关要素。人才培育模式的目的为将诸多因素实施优化组合,改变过去旧的模式,创新出与现实变化相符的新的人才培育模式。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现状 (一)在培育目标中对人才的定位不准确 高职酒店的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突出、高素养等特点。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培育目标中对人才的定位不准确,甚至出现院校将培育目标定位于酒店高层的管理者上,从而达不到相应的水平。这是由于高层管理者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目前国内的教学水平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在培育目标中人才定位上,需要以培育优秀的基层服务人员或者初级的管理者为主,才能进一步与社会接轨,提高就业率。 (二)实践教育不足 酒店要求的人才,一定是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过硬的实干型人才,但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深受传统观念教育等的影响,在教育中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教育,而实践教育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实践经验不足或者根本没有实践的经历,从而导致在酒店应聘中的实践环节不过关,无法谋职的现象发生。因此,高职教育需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传授比例降低,而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 (三)教学计划的制定方法不科学 因受老师及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酒店管理专业类的课程开发水平较低,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是在教研室内制定出教学计划的,因此,教学计划的质量与教研室水平直接挂钩,具有一定的狭隘性,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育。(四)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包括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及使用状况这两个方面。但是,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普遍存在缺乏实践管理经验、与社会酒店管理信息脱轨的现象,从而导致其教学的观念、方法与社会实际存在较大差距,其教学内容的有用性不高,无法培育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人才。而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高职院校还存在基地规模小、实践设备缺乏等问题,甚至部分学校的酒店专业根本就没有设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