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展,社会的进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改革创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部门,做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也是当前要关注的。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重点课程,也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不过当前高职院校的成本会计课程着重于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现状分析,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讨论。 关键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讨论 一、前言 成本会计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物性,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对于成本会计课程都有更高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定位应该根据当前就业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层次、素养和知识结构要求的变化来合理确定,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注重培育学生的社会能力、会计专业能力和会计方法能力。不过当前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师资力量较薄弱等原因导致成本会计课程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发现需要完善的问题。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更加重视实际应用能力,对那些能够熟练掌握会计职业技能、基本功扎实、工作上手快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 1.着重于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培育的是实践性应用型人才。成本会计这门课程也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后,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的应用。由于条件缺乏,成本会计课程以课堂为主,老师着重于理论知识教学,缺少实践教学。会计类课程已基本实现了“岗位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成本会计实务课程也使用了高职项目化教材,但其教学改革要求的项目的概念和项目化教材的概念还存在一定差距。 2.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都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主要采纳先讲后做、理实一体、习题载体、反复训练。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且对于一些理论难以理解。在课堂上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参加性不高,容易缺乏学习积极性。 三、成本会计课程改革 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样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依据,设置课程模块科学组织教学。 1.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认识生产过程和成本核算流程 关于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由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真正步入社会,所接触的成本核算实操都差不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