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能的提升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权力结构、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岗位设置等因素入手对高校行政管理效能的现状和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从组织结构、人员培育、绩效考核等的角度阐释了如何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更好地服务大学进展目标。 关键词:权力结构;队伍建设;绩效考核 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其依托学校组织结构、依照规章制度、实行一定措施、引导全体师生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发挥高职院校技能培育的功能,承担着为地方社会经济进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院校内涵建设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的生源规模不断扩大,生源来源更加丰富和多元,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量显著提高,工作难度也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沿袭了行政管理体制,管理效能较低,制约高校育人作用的发挥。 一、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存在问题 1)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对教学、科研的干预太多,影响教学系部办学主体作用的发挥,各类工作的开展及创新都受到很大影响。行政权力高过学术权力导致学校的决策层面、执行层面的绝大部分工作集中在行政管理的职能部门,造成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量日益增加。工作量增加的同时,因为对政策及办学条件的了解及理解程度不到位,造成各项管理工作决策成本过高,执行力度不大,管理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2)行政管理机构臃肿。高职院校的管理机构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管理的特点,内部机构臃肿,在职能部门的机构设置中,一项具体工作对应设置一个具体科室,形成“科室负责人-分管科室的部门负责人-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院长”的多层管理体系,人员多、层次多,员工人浮于事,管理效率低下。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行政人员数量高达教职工总数的 20%。管理层次的增多导致各级结构的沟通成本大幅上升,信息传递不通畅,影响各项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3)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普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 80%与信息的发布、资料的收集有关,而这些工作被认为是属于“打杂”工作,行政管理人员往往不受重视,待遇偏低,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成果无法成为职称、职务晋升的条件,从而造成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 二、行政管理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1)高职院校权力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肩负着大力进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机构性矛盾导致在人才培育上无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