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老师论文 2 篇 第一篇 1 高职院校青年老师教学创新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 1.1 青年老师内在创新特质 针对内在创新特质的 16 个项目中,平均值都在 2.07-2.39 之间,说明一些青年老师还是具备一定的创新特质的,但是大多数青年老师创新能力表现的不强。“充满灵感,想象力丰富”这一项 ,56.6%的老师选择“非常重要”,31.6%的老师选择“较重要”;在该项目上的个人表现,16.2%的老师认为“非常优秀”,43.4%的老师选择了“较优秀”。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充满灵感,想象力丰富”对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但只有少数青年老师认为自己充满灵感,想象力丰富。“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这一项, 50.7%的老师选择“非常重要”,30.1%的老师选择“较重要”;在该项目上的个人表现,25%的老师选择了“非常优秀”,41.9%的老师选择了“较优秀”。只有少数老师能够常常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一些老师由于教学任务重、考试模式相对固定等原因,很难有时间去思考问题。笔者认为,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青年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怀疑精神”这一项,41.2%的老师选择了“非常重要”,36%的老师选择了“较重要”;在该项目上的个人表现, 16.9%的老师选择了“非常优秀”,39.7%的老师选择了“较优秀”。任何新发明都离不开怀疑精神,它是制造性思维的前提。然而,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教案等因素,很大程度的限制了老师的怀疑精神。“独立思考”这一项,53.7%的老师选择了“非常重要”,26.5%的老师选择了“较重要”;在该项目上的个人表现,26.5%的老师选择了“非常优秀”,42.6%的老师选择了“较优秀”。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独立思考,是人思想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只有进行独立思考,才会有所制造。 1.2 教学创新表现及提升对策 针对教学创新表现的 8 个项目中,平均值基本都在 2.08-2.35之间,说明一些青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但整体来看,职业院校青年老师对教学创新这一领域重视还不够。“制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一项,18.4%的老师选择“非常优秀”,43.4%的老师选择“较优秀”,30.9%的老师选择“不确定”。青年老师在教学中不善于发挥创新意识,对比着教材讲课,教材怎么写就怎么讲,很少对教材进行创新,不能制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青年老师应加强对创新理论的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制造性的使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