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 DL06 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 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二、 第一章、施工组织管理1、 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描述2、 施工组织方案3、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设备人员和材料进场方法第二章、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第三章、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第四章、雨季、冬季的施工安排第五章、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第七章、其它应说明的事项三、 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表四、 工程管理曲线表五、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六、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七、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八、 施工总体计划表第一章 施工组织管理第 1-1 节 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描述1 概况1。1 工程概况沪蓉国道主干线支线重庆垫江至四川邻水高速公路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路线全长 36。895 公里,其中四川境内 33。87 公里,重庆境内 3。025 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6。56、-107。16、,北纬 30。13、-30。19、.DL06 合同段位于四川境邻水县内,与已建成的广邻高速公路主线直接衔接,路线起于铜锣山(起点桩号 K34+900),经桂花坪、锈水沟、于朱家湾(K38+742)跨越御临河处设大桥(桥长 292M),路线经中湾梁子、仁和小学、烟家坝,止于邻水(垫临路 K40+363.7=达渝邻水互通式立交 NK46+200),隧道单向单洞 2 座(左、右),左洞长 2540 米,右洞长 2531 米,隧道长合计 5071 米.以左线贯穿计,合同段路线全长 5。4367 公里,主要工程为铜锣山隧道西段及其连接线路基工程、桂花坪大桥、御临河大桥等。1.2 地形、地貌、地震DL06 合同段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路线主要穿越铜锣山,其海拔一般为 400-850米,走向北北东-南南西向,其西面为海拨 300-500 米的地区为相对开阔丘陵。按成因类型及形态分为侵蚀堆积地形、构造剥蚀地形及侵蚀溶蚀地形。堆积河漫滩零星分布于御临河两岸,成分以砂卵石为主,一级阶地零星分布于御临河两岸。深丘分布在铜锣山背斜西翼铜锣山隧道出口外路基工程段,岩性以泥岩为主夹砂岩。隧道通过区没有深切沟谷,相对高差 200-550 米。侵蚀溶蚀地形分布于铜锣山隧道中部,由三叠系中、下统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灰岩、泥岩、页岩夹泥灰岩、灰岩构成。由于雷口坡组中段以泥岩为主,阻碍了岩溶的发育,隧道区岩溶主要沿雷口坡组底部及陵江组灰岩,即背斜核部发育,形成串珠状峰丘,岩溶洼地、溶洞、落水洞在隧道轴线 500 米范围内较发育,横向沟谷较发育(清溪水),局部发育纵向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