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 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尪痹由风寒湿等邪气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8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 2010年 ACR/EULAI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198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① 晨僵至少 1 小时(26 周)② 3 个或 3 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2 周)③ 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2 周)④ 对称性关节炎(2 周)⑤ 皮下类风湿结节⑥ 手 X 线改变⑦ 类风湿因子阳性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2)2010 年 ACR/EULA 啲“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A:受累关节- 1 个大关节(0 分)-2〜10 大关节(1 分)-1〜3 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 分)- 4〜10 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 分)- 超过 10 个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5 分)B:血清学(至少需要 1 项结果)-RF 和 CCP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 0 分)-RF 和 CCP,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分)-RF 和 CCP,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 3 分)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 1 项结果)-CRP 和 ESR 均正常(0 分)-CRP 或 ESR 异常(1 分)D:滑膜炎持续时间-V6 周(0 分)-三 6 周(1 分)注:在 A〜D 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 5 个小关节和 4 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 3 分。总分三 6 分者可诊断为 RA。(二)证候诊断1. 风寒湿痹证:关节疼痛、重者,或有肿胀,风邪偏盛者痛处游走不定,寒邪胜者关节冷痛,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或滑或弦紧。2. 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3. 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4. 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畏寒喜暖,临床常伴气血亏虚可有乏力,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风寒湿痹证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1)推荐方药:风湿偏盛者选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川芎、秦艽、桂枝、青风藤等。寒湿偏盛者可选用乌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