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大学生暑假社会活动实践报告:绿色环保行动 此次志愿调查活动旨在向商铺管理人员灌输垃圾分类的思想,增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化人心,促使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垃圾分类工作渐渐地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居民的心里。下面是我带来的 20XX 大学生暑假社会活动实践报告:绿色环保行动,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 为了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情况,更好的推动垃圾分类宣传,中国石油大学理学院绿色先行小分队来到长江路街道沿街商铺开展垃圾分类问卷调查。本次活动获得了商铺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 本次活动的调查问卷是由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问卷共 50 份,其内容涵盖了垃圾分类的了解渠道、如何看待垃圾分类及平常生活中如何对待垃圾分类等方面。志愿者将调查问卷随机分发给商铺管理人员,仔细填写后将问卷交还给实践队。最后,由实践队将 50 份问卷统计汇总。在此次问卷调查的活动中,志愿者根据居民所填写的问卷内容来看,发现大多数商铺虽然知道垃圾分类及其意义,但是生活中还缺乏经验。 同时,大部分商铺管理人员也借此调查表示,希望以后可以多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活动,以便更简单有效地指导大家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此次志愿调查活动旨在向商铺管理人员灌输垃圾分类的思想,增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化人心,促使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垃圾分类工作渐渐地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居民的心里。 7 月 25 日,实践队来到了青岛市市南区垃圾宣传教育中心,该宣教中心由上杭路垃圾收运站改造而成,该中心的建成切实改善了周边人居环境。 宣教中心建筑面积 220 平米,共分为上下两层,包括四个功能区。一层为平面展示区和户外活动区,展示了垃圾分类进展历程、垃圾分类方式方法等图片及四分类垃圾桶实物;二层为宣教讲堂,具体又分为影音展示区(通过短片向前来参观的市民介绍垃圾分类相关情况)和巧手制作区,不仅能欣赏到利用废弃物做的各种手工艺品,还能自己体验一把手工劳动的欢乐,利用现有的废旧材料,发挥想象与制造力,制作一件有用美观的手工艺品。 该中心免费对社会团体开放,经过一楼接待人员的确认后,我们顺利进入该中心,并在宣讲人员的指引下进行参观,调研。在平面展示区,宣传人员主要讲解了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是垃圾分类重要性,告诉我们垃圾分类的原因,假如没有垃圾分类的后果,以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