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是很多贫困乡村工作的重点,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20XX 年“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近年来,石泉县针对部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缺乏脱贫致富信心等问题,通过扶志气提精神、扶智力抓增收、抓乡风促文明,实现了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全县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下降至%,连续两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荣获优秀单位。 扶贫先扶志 精神头立起来 这些天,石泉县饶峰镇光明村贫困户严华明忙得格外有劲头:装修房屋、买家具,准备搬新家后,又到江苏去上班挣钱。与前几年相比,他判若两人。以前,严华明独自住在深山里,很少与人沟通,性格内向,无一技之长,整日无所事事,没有稳定收入,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化开展,不少群众争着要当贫困户,还有贫困户“等着干部送小康”。石泉县坚持问题导向,本着“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的原则,着力在转民风、扶志上下功夫,不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该县通过帮扶引导、道德评议、典型示范、“扶志”文化巡演宣讲等方式,着力营造“我脱贫、我光荣”的社会氛围。在村民的唏嘘评议声中,严华明猛然发现自己很像戏台上表演的“懒汉”。他看着村里大多数人都通过辛勤劳动盖上新房过上了好日子,终于醒悟到再也不能“等靠要”了,于是主动找到村干部,表示了自己脱贫的决心。 去年在驻村第一书记魏婷昱的帮扶引导下,严华明主动参加了县上组织的修脚技能免费培训班,顺利拿到了技术合格证,并与江苏一家公司签订了务工合同,每月工资 3500 元,干好了还有奖励。严华明在干中学本领,越干越有劲。“我还要学习老年人护理技术,以后有机会了争取自己也开个店。”严华明充满自信地说。 据了解,石泉在全县 161 个村(社区)都成立了由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等群众推选产生的道德评议委员会,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创业标兵、脱贫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重点围绕好人好事、善行义举以及不良风俗习气开展集中评议,并通过红黑榜进行公示评议结果,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鞭策作用,营造了脱贫光荣、后进可耻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 同时,该县还组建由道德模范、创业标兵、脱贫能人等先进典型组成的“百姓宣讲团”,到各村(社区)开展扶志宣讲进万家活动。通过讲述身边自强自立励志典型、脱贫攻坚先进标兵和脱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