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改革开放 40 周年最新征文稿:以 90 后视角看风云变化 40 年 对于 90 后的我们,改革开放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能够放在记忆中的也只有历史书本中的图片和文字,但是它产生的影响一直在我们身边,下面是我带来的 20XX 改革开放 40 周年最新征文稿:以 90 后视角看风云变化 40 年,你眼中的是什么样的呢? 说起改革开放,读书期间的印象一直止步于“邓爷爷”提出了改革开放,体会最深的也是政治课本上邓小平在深圳、广州视察的图片以及配图文字“1978 年 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似乎一直都离我很远,好像是只与大国进展息息相关,但随着年龄回头看,其实也和小家安康密不可分。 我,96 年生于农村,榆次城里读书到高中,大学至今在太原。 闭上眼,回想之前的生活,关于小时候的村子记忆尤为深刻,弯弯曲曲的黄土路、叽叽喳喳的电线杆上的麻雀、清早阵阵鸡鸣、邻近“汽道”上的半挂大车轰鸣而过等等都历历在目,在耳边回响。小时候爸爸是一名修车工,房子是在“汽道”旁盖的。那时候觉得爸爸总是满脸黑土,也不去和我一起睡觉,光着膀子在北房叮叮当当,半夜都有拿三个我身高的铁锤敲打撬棍卸胎的声音。那时候爸爸是一名靠技术吃饭的“工人”,而村子里大多数都是农民,眼一睁就围着头巾扛着农具去下地干活的农民,也有一部分人考上了大学,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但很少很少。那是 1996-20XX 的那段时间,改革开放让大家有了更多的路和选择,不只是种地和做生意。 20XX 年,爸爸守夜挣下了盖新房的“首付”,向亲朋好友东拼西凑盖了一栋崭新的小二楼。记得当时爸爸和母亲聊天我在旁边听着,爸爸抚摸着瓷砖贴的墙,满脸笑容,干洁净净,再没有因给运煤车补胎打气而满脸煤渣。那条裂缝遍布被来往运输的大车压坏的公路也换了新的水泥。村子里的人也有了各类谋生手段,开小卖铺、麻将馆、电脑店等营生,养一辆大车跑运输,运煤运沙运砖。当时听爸爸和邻居聊天,邻居说“你看人家二虎带着全部家当去太原干工程了,前两天刚回来,开的车那么宽大,人家有魄力,跟着政策走,当了老板啦”,边说边张开双手比划着。大家的生活也不一样了,村子里也出现了不少生面孔,有了流动性,不再是“一潭死水”、数来数去那么几个人都认识,也有了外来的人做生意或者定居于此。当时天天盼天天想“赶会”,因为赶集的时候有邻村卖衣服卖锅碗瓢盆的生意人,有五毛一只卖小鸡崽给小孩的养鸡户,有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