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干了这碗鸡汤 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就是《无问西东》。里面讲述了在四个不同时代的青年人,对青春有着很大大向往。今日我为大家准备了《无问西东》的“心灵鸡汤”,让我们一起干了这碗鸡汤吧。 到北京以后很少看电影,一方面是一个人,总缺一点兴致,另一方面是北京的电影票实在太贵,动辄四五十一张。因此,电影选择总是慎重再慎重,如若不是特别感兴趣,吝啬如我是万万舍不得掏那四五十的。这部电影,用六神磊磊的话来说,是部文艺得不能再明显的文艺片,它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铺垫,每一个配乐都在提醒着你,我要讲人生了,我要煽情了,你该流泪了,然后你就心甘情愿地掏出纸巾,稀里哗啦地哭成一团。 电影开头有些混乱,假如没有提前看过简介,会觉得莫名其妙,怎么当代职场故事讲着讲着就跳到了文革时期,文革时期讲着讲着又跳到了 40 年代,你刚适应了四十年代,它镜头一转又倒回了 1920 年,而这些年代的主人公看起来毫无关系。而在有些文艺得过于明显的台词,动作,甚至让人感到尴尬,比如许老师与妻子那段对话: “他们只看见我打你,却没有看见你打我。” “我什么时候碰过你。” “你不是用手打我,你用你的冷漠。” ……(大意如此,原对话记不太清了) 但好在尴尬的台词和场景不多,一旦理清了是四段故事同时进行后放映厅也渐渐沉静了下来。 吴岭南是 1920 年左右清华大学实科学生,却偏偏文科好理科差,校长梅贻琦问他:你语文英语那么好,为什么不读文科而要选择实科呢? 他的回答是:我只知道优秀的学生都学的实科。 校长问他为何学习,他的回答是:我只知道我这个年龄应该学习,只要将自己埋在书海中,就很充实。 对此,校长抛出了一个问题:你真实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也是贯彻全剧的主题,这个世界很复杂,他会让你世俗,让你无望,让你变得不像你,你会为了别人的看法,为了世俗的奖励去追逐,去随波逐流,甚至会忘了,真实的你想要的是什么。 吴岭南思考了很久这个问题,二十年后,他后来成为了西南联大的一位文学老师,并将这种追求真实的理想灌输给了自己的学生。而沈耀光也在这种真实的额指引下,在看到国家破败民不聊生后,选择违反对母亲的誓言毅然从军,最后牺牲在战场上。 曾被沈耀光帮助过的贫困孩子之一,陈鹏,在二十年后成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学生,并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陈鹏的朋友李想则作为一名支边医生牺牲自己挽救了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