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牵挂》观后感1000字

《牵挂》观后感1000字_第1页
1/7
《牵挂》观后感1000字_第2页
2/7
《牵挂》观后感1000字_第3页
3/7
《牵挂》观后感 1000 字 《牵挂》这个舞台剧你看了吗?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你的观后感是什么?你的感悟是什么呢?下面的《牵挂》观后感 1000 字一起看看吧 一场《牵挂》,包含三位华农人的真实经历,也包含一代代华农人对农村对社会牵挂的心绪。 里面包含的深意,需要一点一点,用心的去体会。那一幕幕让我泪点突然爆发的情节,让我心中萌生出,对那三位伟大的人的真诚的敬意。最后的谢幕,剧中死去的爷爷与凤儿一起走出,累倒在凤奶奶家离去的张老师,也重新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突然笑出了眼泪,感动而欣慰地想到,“没关系,那个张老师还没有死”。但下一秒,我便意识到,剧里张老师的扮演者还可以重新站在舞台上,但真正离去的那位去支教的华农学子却永远不会回来了,留在了乡村的那一方土地上。 在百度上,曾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曾写信渴盼张福禹到山村来当老师的龚二狗,为什么把信撕碎?热爱小学老师的工作、曾想努力考上代课老师资格的向幺妹,最终为什么含泪随哥哥进城去唱歌挣钱?洪校长为什么对张福禹的教学试验那么冷漠,对他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隔岸观火、说风凉话,甚至制造误解,蜚短流长?为什么他对自己的工作那么悲观失望?这些问题引发我的深思,那时,那些留在山区的孩子们,几乎看不到希望,父母外出,每天重复的完成枯燥无味的田间工作,有的甚至家中还有需要他们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当他们看到了支教的老师,以为看到了希望,却不知有一些的支教大学生只是为了多一段去支教过的经历,待一段时间便重新回到城市,重新追求他们想要的生活,当孩子明白这个的时候,那种燃起希望又被浇灭的感受,可能比从未燃起希望还要痛苦与崩溃。不是所有的支教老师都如同剧中的张老师一样,同意付出一切,乃至生命,让农村的孩子走出去。孩子们的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的压力,他们渴望读书,渴望新的生活,但他们同时也很害怕,怕地里的庄稼无人打理、自己吃不上饭,怕家里的奶奶妹妹因没人照顾,而生病甚至死去,所以他们没有办法一心一意的读书学习知识。他们与我们不一样,我们虽不像剧中孟天翔那样是官二代加富二代,但我们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到心仪的学校读书,我们的机会很多,选择很多,我们的生活,可能是山村里的孩子最渴望却又遥不可及的。 社会是需要我们去改变的。生而为人,便有改变人类的使命。天下大同的愿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真诚的付出,用心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每一份感动都值得被收获。就如牵挂中唱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牵挂》观后感1000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