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商业银行风险论文 一、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具有可控性,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时受到国际政治局面的影响,风险的种类不同,尽管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但是可以预期料及风险的层级,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和控制,这表明了风险管理的可控性。第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作。根据具体的定义可以得知,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一系列环节,例如风险认定、等级评估、风险把控、结果分析等,包括最终实行措施来弥补已经产生的损害结果,这些都是体系化的程序,每个环节的内容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三,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少银行资本损失,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与判定,不断完善整个银行管理体质,降低金融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二、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产权制度不完善 上市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关系与产权规则,在运行中需要遵循特定的制度,明确交易的内容与权限,在交易行为上做到法律规范与稳定,这样才能提供一种具有约束性的经济资源配置体系。我国实施股份制度改革之前,我国的独资商业银行主要是国有制,产权为国家所有,有银行主管人员具有实权,对银行进行实际掌控与经营。尽管银监会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与监督,但是由于产权关系界限不清、主体不明确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受到利益驱使,很难实现利益与效率的兼顾,风险的内部控制十分困难。 2.组织设置不科学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设置不科学也很容易导致信用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内部及结构都比较相似,有明显的行政化趋向,管理权力滥用的情况非常常见。除此之外,管理层级比较繁杂,直接导致风险管理效率降低,由于受到行政区划影响商业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跨度较大,决策层级较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真实性降低直接影响管理内容的实施。 3.风险管理技术有待提高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其风险管理的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及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两者相互配合来对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定性管理主要对内部的环境运行进行评估,可以根据高层领导者的决策来做出推断,不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容易导致主观性较强的弊端。定量管理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对银行的风险进行评估,定量管理能够解决定性管理的缺陷,并且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的管理技术仅仅对定量管理进行简单模仿,容易导致各种市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