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感人的事迹 闪耀的光辉——《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学习目标:1. 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及表达作者主观情感、评价的语句,梳理文章思路。(重点)2. 体会文章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品读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语句,感受牧羊人的精神和人格魅力。(重点)3. 结合文章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人物形象及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教学课时:2 个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设置情境1.设置情境:(师)同学们,我们所处的社会有许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今天,老师想在我们班开展一次颁奖典礼,让我们寻找能感动世界的人物,学习他的感人的事迹,感受他的闪耀的光辉。(颁奖典礼隆重音乐)今天,我们感动世界人物颁奖典礼在法国分会场举行。(板书:(法))“在之前的三十多年里,他都像空气一般被时间遗忘,而又像甘霖一般开垦出了一方沃土,世界因他而更美丽。”感动世界人物获奖者——艾力泽•布菲!2. 明确目标:各位同学今天的任务是:(1)了解事迹 (2)细品形象 (3)撰写颁奖辞那么,我们有什么材料能帮助我们完成以上的任务吗?(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事迹1. 课文篇幅很长,请同学们采用跳读法,圈点勾画出出关键语句,梳理故事情节发展,完成表格的填写。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学生活动)学生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并小组讨论交流填写情况。学生代表回答填写的信息,其他学生在课文处圈点勾画语句。牧羊人的情况荒原的环境初遇牧羊人(1913 年)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的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再见牧羊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乡景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流水;各种草木开始复现最后一次相见(1945 年 687 岁,年事已高;住在凭自己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景观完全改善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散发出健康与富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2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月)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象2. (出示表格内容)通过这个表格,竖着看每一列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