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子 备 课 表年级:七年级 科目: 语文 备课人:武海琴课题《老山界》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20 年 3 月 11 日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 掌握相关字词。过程与方法掌握文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写作特点。情感与态度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写作线索。教学难点掌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教 学 流 程环节教师行为学生任务设计意图修改意见导入新课整体感知重点研读两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对,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课件 1老山界照片)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陆定一爷爷给我们讲一讲吧。(1)好,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课文名片,谁给大家读一读老师推荐的字词朋友呢?(2)谁来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呢?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格式,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答案:跨越老山界,攀越老山界,超越老山界!勇闯老山界,征服老山界!感化老山界击溃老山界,打败老山界,战胜老山界!(3)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用“人物+事件”的方法来概括。追问:那么,作者是按 1.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名片:(课件 2) 课文名片生读-----齐读预设A.时间第一天下午,地点在瑶民家,与瑶民攀谈,向瑶民宣传红军的革命思想。B.时间天黑,地点在山脚,红军战士走到了老山界脚下。 C.时间半夜,地点在半山腰,红军战士露宿老山界。D.第二天黎明到上午,地点在雷公岩,这是老山界最陡峭的一段山路,红军梳理熟悉文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掌握文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方法。照什么顺序来写这件事的?请大家再思考对,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继续追问: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并找出相应的地点,相应的事件。1.文章结尾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填表。(课件 3)战士爬过了雷公岩。F.第二天下午两点,地点在山顶,红军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