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案一、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幅,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重要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个简短有趣的故事学生并不难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思索、铭记爸爸简短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后又走出文本,阅读相关名言,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主题来源学生生活的故事,把道理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其中蕴含的道理也容易被学生直接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会认“玲、详、幅、奖、催、叭、脏、筋”8 个生字,会写“叭、玲、狗、糟、楼、梯、肯、脑、筋”9 个生字,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读中感悟道理 五、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两重含义和一个深刻道理。 六、教学思路: 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照学生课前预习六部曲“一标二圈三注四画五读六展”编排课堂环节。首先解决本课生字新词问题,然后在学生自读自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走近文中角色,体会角色内心世界,去挖掘文本的内涵,感悟“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教师用电脑出示两幅画(玲玲修改前的画和修改后的画)。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欣赏两幅画,你们仔细看看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更好一些呢? 生:第二幅画比第一幅画多了一只小狗!第二幅画更好,因为我喜欢小狗。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确实多了一只小狗,让我们感觉第二幅画更温馨了,是吧?那么我们今天来讲一讲,这两幅画背后的故事!请大家打开第 25 课,齐...